紫外可见吸收/漫反射光谱,常简称为紫外可见光谱。紫外可见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、透射或反射的特性,从而测定、分析、推断物质的组成、含量及结构。
由于远紫外区域的测试条件严苛,仪器复杂,因此一般不用此波段光进行测量。现在主流的仪器基本都可实现波长范围覆盖近紫外、可见、近红外、中红外光区的测试,并尽可能降低在近红外、中红外光区的噪音。在实际应用中,更多的材料还是测试波长200-800 nm范围(包含紫外-可见区域)。
测试波长范围: |
185-3300nm |
分辨率: |
0.1nm |
谱带宽度: |
UV/Vis: 0.1/ 0.2/ 0.5/ 1/ 2/ 3/5/8nm 8段转换
NIR: 0.2, 0.5, 1, 2, 3, 5, 8, 12, 20, 32nm 10段转换 |
检测器: |
光电倍增管 / InGaAs /Cooled PbS |
杂散光: |
0.00008%T 以下 (220nm,NaI 10g/L 溶液)
0.00005%T 以下 (340nm, NaNO2)
0.0005%T 以下 (1420nm, 水)
0.005%T 以下 (2365nm, 氯仿) |
结果展示:
结果提供txt或csv等文本数据。
示意图如下:
1.吸收曲线
2.透过曲线
3.反射曲线
样品要求:
液体、透明薄膜选吸收或透过;粉末、块体、不透明薄膜选吸收或反射。
粉末样品一般需要100mg以上,块状或薄膜样品要求尺寸>=1*1cm,测试范围200-2500nm。
液体样品(即配好需要浓度的溶液)样品量5ml或以上(润洗池子+测样3ml)吸光度范围达3Abs,浓度范围一般是:10ppb- 1000ppm,测试范围200-3300nm。非水溶剂请提供空白溶剂,测试时扣除背景使用!